肾脏病易发生高血压的原因
1、钠水潴留:肾脏病患者钠排泄障碍,钠、水潴留,水肿,血容量明显增加,血压会升高。
2、肾素激活:肾脏缺血或者受到各种损伤刺激后,会分泌一种物质称肾素,肾素是一种酶,激活肾素-血管紧张素-醛固酮系统(RAAS系统),其中的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烈的缩血管物质,导致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。
由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,我们称肾性高血压。
我国的研究发现,在肾脏病患者中,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58%~86.2%。也就是说,大约60%的肾炎患者和90%的肾衰患者都会出现高血压。
再通俗成一句话,肾脏病人没有高血压者都不多见。
蛋白尿、血尿、高血压合称肾炎综合征,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一个主要症状,而且肾性高血压的血压值更高,更易波动,更难控制。
肾脏病患者出现高血压,会导致两个不良后果:
1、加重肾损害:持续的血压升高,加重肾小球负担,导致肾小球硬化,最终加重肾功能恶化。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罪魁祸首。
2、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:长期的高血压,导致冠状动脉、脑动脉等大血管粥样硬化,引起冠心病、脑血管病等心脑血管并发症。据统计,一半以上的尿毒症病人不是死于尿毒症本身,而是死于肾性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。
所以,肾脏病患者一定要严格的控制血压,一是延缓肾损害,二是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。
肾脏病血压控制的目标一般是130/80mmHg以下。降压目标比普通高血压患者更严格。
肾脏病降压药物的选择:
1、首选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:
二者都具有降压、降尿蛋白和延缓肾损害的作用。
沙坦类降压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而阻断其作用;普利类降压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而抑制其作用,所以二者是肾脏病患者首选的降压药,但二者只能选其一,不能合用。
2、对钠水潴留导致的高血压,可选择噻嗪类利尿剂,比如氢氯噻嗪片,每日一片;或者噻嗪样利尿剂,比如吲达帕胺,每日一片,严重者可用袢利尿剂比如呋塞米(速尿)、托拉塞米等。
3、联合其他类降压药:
肾性高血压非常难控制,单一用药很难达标,常需联合使用其他类降压药,比如长效钙拮抗剂(氨氯地平、硝苯地平控释片、硝苯地平控释片、非洛地平缓释片等)、β受体阻断剂甚至α受体阻断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