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蛋白和血肌酐都是反应肾功能的重要指标。尿蛋白是作为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存在,会增加肾衰竭的风险。肌酐升高则反映的是体内毒素水平的高低,告诉我们与尿毒症的距离。
有一些肾病患者遇到过这样的问题:尿蛋白很容易降下来,但肌酐却没有停止上涨!
肌酐的波动与肾功能关系密切,如果持续上涨,说明肾功能损伤仍存在!有三方面原因,不容小觑!
1、肾功能损伤比较严重,维稳最关键
肾功能受损过半后,肌酐值开始出现异常,随着病情的恶化,会持续性升高。
控制肾功能的下降速度是延缓肌酐升高速度的关键。通过改善尿蛋白水平、高血压、贫血、高血钾症等症状,基本可以长期保持肾功能的稳定。同时做好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工作,可明显延缓血肌酐的升高。
2、意外因素导致肌酐上涨,完全能降下来
肾功能下降后肾脏更加“脆弱”,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肾功能急剧下降。尤其一些急性因素可在短时间内导致肾功能迅速下降,肌酐大幅度升高。
常见的因素包括:
接触肾毒性药物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损伤。肾病患者们在治疗中会用到多种药物,其中有小部分中药及西药明确具有肾脏毒副作用。如果在寻求治疗中,不小心服用,且剂量较大极易造成肾脏的损伤,多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的损伤。药物毒素的蓄积,引起肌酐还有尿酸等指标均出现明显升高。
发生肾结石、尿结石、肿瘤等情况,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异常,导致全身血流速减缓,肾脏滤过功能较差,同一时间大量毒素蓄积,也会引起肌酐的迅速升高。
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因素,比如血压突然升高、腹泻脱水等,导致血液粘稠、浓缩,引起肌酐明显上涨。
这几类情况引起的肌酐变化,大多在纠正急性因素后,都能恢复到正常,不会造成肾功能实质性地下降。
3、药物因素引起的肌酐波动,可接受
肾病治疗常常需要联合用药,其中有些药物则会有升高肌酐的副作用,比较典型的如沙坦类、普利类降压药,除了肌酐还会升高血钾。
一般情况下,用药之前医生都会说明这些情况,只要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,不会对病情造成影响。服药后肌酐升高一般不超过原有指标的20%,不用减药或停药。
如果超过这个值,监测肾功能的进展情况,可逐渐减药,不建议立刻停药,以免引起病情波动。其他类药物也是如此。
其实血肌酐值波动幅度在20之内没有太大问题,但如果超过这个值就要注意病情可能在恶化,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