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病发展到尿毒症 风险有多大
肾病的进展速度、风险高低,往往需要综合评估,最关键一点是肾功能,次要的就是一些影响因素,包括病理、症状的严重程度、自身免疫力情况等等。其中病理因素是无法改变的,也是影响病情预后最重要的一项因素。
肾病病理类型众多,主要表现在肾脏受损的部位及肾脏细胞的差异性。很多人发现早期病理较轻,稍加控制病情就能够稳定住。但如果不重视,任由病情发展,尿毒症的风险自然较高。
影响尿蛋白的因素主要是尿蛋白、高血压这两大指标,控制的好坏,与病情的预后差异较大。
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,也就是尿蛋白定量在0.5g以下,血压130/80以下,预后较好,肾功能稳定,基本上不会发生肾衰竭;
症状部分缓解的患者,尿蛋白定量在0.5-1g之间,血压130/80以下,肾衰竭的风险也比较低;
具有顽固性尿蛋白的患者,始终在1g以上,血压也不稳定在130/80以上,短时间内肾功能进展速度不快,但长时间控制不住,十年后肾衰竭风险比较高。
与IgA肾病不同,膜性肾病主要发于四五十岁的中青年性及老年男性。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两个典型特点是:有一定自发缓解率、尿蛋白“离奇”的高。
剩余的患者通过激素、免疫抑制剂的及时抑制控制后,尿蛋白也会逐渐下降,降到1g以下是比较理想的状态,如果长期保持在0.3g以内,基本上可以理解未达到完全缓解,尿毒症风险非常低;维持在0.3-3.5g以下,病情实现部分缓解,但还需要注意观察肾脏内病理的变化,及肾功能的整体进展速度,尿毒症风险较高;即使用药后,长期尿蛋白定量仍在3.5g以上,病情缓解速度较慢,时间越长,尿毒症风险越高。
微小病变发病时比较典型症状就是大量尿蛋白、高度水肿、低蛋白血症,因此比较容易发现诊断。针对性治疗主要是激素为主,大部分患者对激素反应比较敏感,用药后会得到控制,基本上4周尿蛋白会明显下降,甚至转阴。
也有部分成年人患者,转阴时间往往比儿童患者要晚,需要2-4个月,甚至更长时间慢慢缓解。
微小病变性肾病相对来说,是病理类型较轻的一类,整体来说是尿毒症风险最低的肾病。但需要注意的是复发率比较高,引起复发的原因注意是感染或停药不准确,导致病情反弹。这点需要注意避免。